农业动态
l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闭幕
l 全省农机系统“快、严、实、广”整治变型拖拉机
l 2014年立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顺利完成评价
l 我省启动省级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创建工作
工作交流
l 湖州市坚决打好草地贪夜蛾狙击战
l 衢州市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低收入农户资格
农业动态
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闭幕
5月19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圆满闭幕。本届茶博会以“茶和世界 共享发展”为主题,政府企业同向发力,市场化取向进一步体现;展示展销相得益彰,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文化深度交融,茶内涵更为丰富;数字技术普及应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彰显,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更为精彩夺目、极为精致恢弘的茶叶盛宴,获得广泛好评,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展销更旺,全球顶尖茶叶展会地位进一步巩固。现场客流量达18.52万人次,是上届的1.5倍,达成意向交易量5032吨,是上届的1.6倍,意向交易额54亿元,其中最大一笔订单3.1亿元。专业采购商达成现场茶叶交易222.9吨,交易额1.862亿元,分别是上届的2.5倍、2倍;1563家参展商,来自国内25个省(市、区)和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3425家采购商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是近三届来源最广的一次,国内六大茶类知名品牌悉数到场。
二是层次更高,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使命进一步践行。共有来自42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的近200位重要外宾莅临茶博会国际茶咖对话,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主宾国加纳专场推介活动等一系列国际性活动,体现出十足的“国际范”。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暨第十四届国际农业经贸合作论坛,来自中东欧国家和观察员国的19个高规格代表团参加会议,发表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杭州共同宣言》。
三是影响更大,宣传产业打造品牌能力进一步增强。共有来自境内外150多家媒体360多名记者前来茶博会采访报道,形成了境内媒体和境外媒体同联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上阵、社会媒体和专业媒体共发声、传播式和互动式全运用的宣传格局。特别是新媒体表现十分活跃,体现出了“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新时代媒体特性。
四是参与更广,共建共享茶界嘉年华风采进一步彰显。馆内馆外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展示推介、互动体验活动和特色茶事活动丰富多彩。馆内茶飘香,馆外茶事纷,线上茶情闹,大家共品茶之美,共话茶之事,共享茶之乐,共同打造了一场真正的茶叶嘉年华。
全省农机系统“快、严、实、广”整治变型拖拉机
5月12日,温岭市发生一起12死、11伤的变型拖拉机重大事故。5月13-17日,全省上下农机系统“快、严、实、广”,开展以严查变型拖拉机违法载人为主题的农机安全宣传周活动,全力排除安全隐患,稳定农机安全形势。
快,即动作快。事故发生后,厅长当即作出指示,分管厅长带队赶赴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处置与事故调查工作,并于事故发生当天下午向农机系统通报事故情况。5月13日下达紧急通知,部署变型拖拉机违法载人专项行动,当天下午,各地继续活动方案陆续出台。淳安、建德等地连夜召集拖拉机驾驶人通报事故情况、开展警示教育。
严,即整治严。各地农机部门积极联合公安,开展上道路执法,严查变型拖拉机载人、脱检、超载等违法行为。温岭等县(市、区)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上道路检查。嘉兴市则在本地籍变型拖拉机已清零的情况下,对上道路拖拉机再排摸并推行网格化管理、清单式整治,查扣外籍拖拉机8辆,切割外籍拖拉机18辆。活动期间,全省共开展联合执法664次,查处违法载人19起、脱检车辆65起、改装拼装123起,强制报废机车104台、行政扣留3人。
实,即措施实。针对变型拖拉机上道路安全风险,以及与当前农用运输需求减弱的客观实际,杭州、湖州、台州、舟山等地纷纷出台变型拖拉机提前退出方案,湖州市根据强制报废剩余年限,补贴额到0.65-0.39万元不等。台州提出用2年时间实现变型拖拉机清零,椒江则将清零时间缩短为1年。舟山提出到今年年底变型拖拉机退出本岛货运市场,到2020年退出全市货运市场。
广,即覆盖广。各地通过集中教育、微信推送、进村入户宣讲、悬挂横幅等方式,使本次农机安全宣传工作进田间场院、进乡镇社区、进施工单位、进维修网点,实现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生产承诺广覆盖,有效落实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活动期间,全省集中警示教育人数8.8万人、进村进企宣传9.4万户(家)、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4.9万份。
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部门将联合公安、应急等部门深化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源头严查管控、路面严查严管、宣传教育警示及治理先行区争创四大行为,强化变型拖拉机严打整治态势,严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农机化处)
2014年立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顺利完成评价
日前,2014年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立项项目的评价工作完成。评价结果表明,全省24.94万亩平原标准农田中,23.66万亩由二等田提升到一等田,占实施区域的94.9%;0.5万亩非平原标准农田综合培肥区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全省实现新增一等标准农田23.66万亩,同时,全省1500万亩标准农田中一等标准农田达到777.46万亩。
自2009年实施“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以来,随着项目的逐年推进,提升难度也随之加大,立项面积由最初的50余万亩到降到2017年的11余万亩,各市、县(市、区)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在做好地地力培肥的同时,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区苗木、水产养殖和建设项目占用的管理。实施2014年立项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的43个县(市、区)中,有29个县(市、区)100%甚至超额完成提升任务。此外,计划于2018年底完成的补划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全部通过农业部门的验收评价,为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耕肥管理站)
我省启动省级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创建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农垦改革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彰显国有农业经济的使命担当,我省首批确定浦江县良种场、青田县峰山茶场为2019年度省级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创建单位,并下拨每个农场创建专项经费500万。目前两家国有农场正按照《浙江省示范性国有农场创建办法》,积极谋划农场发展,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省级示范性现代国有农场创建是推动我省国有农场转型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农场综合生产能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浙江农垦“小农场融入大产业大市场”的有效探索。(农